短剧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大洗牌。过去那种低门槛、高暴利的短剧推广模式,现在正面临政策收紧和行业升级的双重挑战。为什么?因为短剧不再是可以随便拍的“快餐内容”了,它的审核标准正逐步向正规影视靠拢,粗制滥造、低俗暴力的短剧注定会被淘汰,而精品化、高制作的短剧才能活下来。

这不是坏事,反而是机会。
短剧推广这个赛道不会消失,但它一定会“换个活法”。过去靠“付费充值分成”赚快钱的模式行不通了,未来可能会转向广告分成、会员推广等更健康的盈利方式。举个例子,就像早期的网文平台,最初靠单章付费,后来转向会员订阅道理是一样的。现在是短剧行业的转型期,谁能适应新规则,谁就能活下来,甚至活得更好。
但如果你想把公司做到100人规模,光靠短剧推广是不够的。
为什么?因为这个赛道太细分了。短剧市场很大,但短剧推广只是其中一环,天花板明显。想要突破,就必须拓展业务盘子,跨境电商就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跨境电商和短剧推广的底层逻辑差异
1,短剧求稳,跨境求变
● 短剧推广:现金流快,赚钱快,但受政策影响大。
● 跨境电商:利润高,市场大,但需要长期布局。
2,变现周期不同
● 短剧推广:用户充值,钱马上到账。
● 跨境电商:至少要等一个月回款(国外买家确认收货后资金才能解冻)。
3,核心能力不同
● 短剧推广:流量运营能力(投流、变现)是关键。
● 跨境电商:供应链、选品、物流效率决定生死。

如何在跨境电商中找到新机会?
1. 先做无货源,再小批量压货
新手不要上来就囤货!最好的策略是:
先做无货源模式(客户下单后,你再去1688采购)。
店铺稳定后,再小批量囤爆款(比如一次进50-100件)。
这样既能降低风险,又能测试市场反应。
2. 海外电商平台的2种玩法
跨境电商有两种模式:
跨境店:用中国营业执照开店,货从国内发(适合新手)。
本土店:用海外公司注册,享受当地流量红利(适合成熟团队)。
建议新手先从跨境店入手,等熟悉规则后再考虑本土化运营。
3. 避开“高成本试错”的坑
跨境电商需要一定资金周转,但不要盲目投钱。
前期选品要低成本(比如售价3元的清洁球,在国外能卖30元)。
利润至少30%-50%才值得做,否则一个月回款太慢,资金链会断。

下一步怎么走?短剧团队转型跨境的实操建议
1,短期稳住短剧业务
优化现有推广方式,适应“精品化短剧”趋势。
尝试广告分成模式,减少对“充值分佣”的依赖。
2,中长期布局跨境电商
先用小团队测试无货源模式(比如2-3人)。
跑通流程后,再逐步放大。
3,最终目标是“短剧+跨境”双轮驱动
短剧推广带来现金流,跨境电商提供长期增长空间。
凌创派的建议是:别等到一个赛道完全不行了再转型,而是在它还能赚钱时,就开始测试新方向。短剧推广还能做,但天花板已现;跨境电商虽然回款慢,但市场足够大。只有双线布局,才能在2026年抓住更大的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