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热门资讯 > 其他信息

在轮椅上看见星空:史铁生教我们如何与命运和解

凌创派 2025-04-15 16:14:34 人看过

1972年的冬天,21岁的史铁生蜷缩在积水潭医院的病房里,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发呆。三小时前,医生正式宣布他的双腿将永久失去知觉。那时的他不会想到,这个看似终结人生的判决,反而开启了一段震撼人心的精神征程。今天凌创派带大家阅读的《我与地坛》不单是一个残疾作家的自传,更是一部关于如何与命运谈判的生命指南。

在轮椅上看见星空:史铁生教我们如何与命运和解.jpg

地坛:从绝望避难所到心灵修道院

当年摇着轮椅初次进入地坛的史铁生,绝不会想到这个荒芜的园子会成为他的"第二个子宫"。头三年里,他像困兽般在古柏间转圈,轮椅碾过每一寸草地,杖尖捅过每一块砖石。"为什么是我?"这个问题在四百年的古建筑间激荡回响。直到某个黄昏,当夕阳把祭坛染成血红色时,他突然顿悟:残疾不是对他的惩罚,而是命运赐予的独特视角,就像园中那棵被雷劈过却依然苍劲的古柏,残缺处反而成了最醒目的生命徽章。

那些轮椅上看不见的背影

书中最催人泪处莫过于史铁生对母亲的忏悔。当年他沉浸在自怜中时,从未注意到母亲如何在园中跌撞寻找的身影。直到母亲猝然离世,他才惊觉那些被他轮椅碾过的落叶上,早已浸透了一位母亲无声的泪痕。这让我想起当代"渐冻人"科学家霍金的话:"在我21岁被诊断出ALS时,我以为生命结束了。直到看见父亲一夜白头,我才明白真正的痛苦是看着所爱之人受苦。"苦难从来不是单行线,它总会在亲密关系中形成回声。

透析室里的时间哲学

晚年的史铁生每周要接受三次透析,清醒的时间被压缩到原来的三分之一。但正是在这些支离破碎的时间里,他写下了最透彻的生命思考。他说:"生病是我的职业,写作只是业余爱好。"这种把绝望活成段子的能力,让人想起因车祸瘫痪的法国记者让-多米尼克·鲍比,用唯一能活动的左眼皮"眨眼"写出《潜水钟与蝴蝶》。当身体被囚禁时,精神反而能抵达更辽阔的疆域。

好省阅读馆.jpg

生命最后的馈赠

2010年最后一个凌晨,史铁生突发脑溢血离世。按照遗愿,他的肝脏移植给了一位天津患者,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。这种告别方式完美诠释了他的生命哲学:既然带不走什么,那就留下所有能留下的。就像地坛里那些被他轮椅压弯又挺起的野草,最卑微的生命也能在破碎处绽放光芒。

如今的北京地坛公园立着史铁生铜像,轮椅上的他始终望向祭坛方向。有趣的是,雕像周围总会出现新鲜的花束和轮椅辙印,那是无数遭遇困境者的朝圣足迹。读《我与地坛》最大的震撼在于,当史铁生连排尿都需要借助导管时,他笔下的文字却像晨露般清澈透亮。这提醒着我们:生命的质量从不取决于站立的高度,而在于俯视深渊时的从容。

相关阅读

好省阅读馆

热门标签

导师微信
短剧授权
手机扫一扫
导师微信
微信扫一扫
微信号:kt022999
贴吧问答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