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在短剧行业站稳脚跟,关键就三件事:找对同行、选对剧、养对号。剪辑技术什么的都是后话,下载AI自动剪辑软件随随便便就能上手。但前三点要是没搞明白,就算剪出花来也白搭。

第一,调研同行不是看热闹
别一上来就盯着百万大号学,要找那些粉丝量和你差不多但最近爆款的账号。有个学员之前总模仿头部账号,三个月没起色。后来改盯5000粉左右的低粉爆款号,两周内就出了第一条10万播放。记住,同量级的成功才值得复制。

第二,选剧比剪辑更重要
好剧自带流量。去年有部战神题材短剧,上线48小时ROI冲到1:5,跟风二创的达人都吃了一波红利。现在团队每天专人盯新剧榜单,重点关注三类:投流ROI超1:3的、达人接单量暴增的、评论区互动异常的。就像炒股看K线,选剧也得会看数据。
第三,养号要敢试错
见过太多人死磕一个号,三个月砸了200条视频还不温不火。我们现在是"十号养一"策略:同时运营10个垂直号,保留自然流量最好的3个重点培养。上周有个都市情感类账号,第7条视频突然爆了300万播放,立即停更其他9个同类型号,所有资源倾斜过来。

今年平台规则大变样,去年混剪能火的套路今年要加30%原创旁白才能过审。有个做战神解说的工作室,坚持老方法被连续下架5个视频后,现在改成"三段式"结构,前15秒原片混剪+中间30秒深度解说+结尾15秒悬念反转,流量立即回暖。
这行没有一劳永逸的玩法。上个月还发现个有趣现象:同一部剧,白天发都市白领的流量,远不如晚上发「深夜emo」版的。所以现在我们重点账号都会准备AB版素材,根据实时数据调整发布策略。最近三个月观察到一个新趋势:平台正在悄悄给「剧集连载型」账号加权。有团队把60集短剧拆成120个分段解说,每集结尾卡在高潮处,粉丝留存率比单集解说高出47%。这说明用户追剧习惯正在养成,或许是个新机会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