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特别实在的话题:现在做电商,卖什么东西更容易赚钱?是卖纸巾这样的标准品,还是卖衣服这样的非标品?这个问题看似简单,但背后藏着不少门道。

传统认知与现实反差
按常理说,纸巾这类标品应该稳赚不赔:家家户户都需要,消耗又快,复购率高。但跟实际做这行的老板聊过才发现,在直播带货的时代,卖纸巾根本赚不到钱。为啥?大家都在拼价格,利润越来越薄。就像那些大品牌的财报显示的,净利率连10%都不到。
另一边,服装老板也在吐槽:退货率高、库存压力大。但他们有个显著优势:定价权在自己手里,而且利润空间能达到50%以上。这就引出一个关键问题:在内容电商的时代,到底哪种模式更有前途?
消费心理学揭秘
回想我们自己的购物习惯就明白了:买卫生纸、牙膏这类标品时,一定是家里快用完了才买,而且重点比价。但买衣服、饰品时,根本不会考虑衣柜里是否已经有类似的,单纯就是"喜欢就买了"。
这就是标品与非标品的根本区别:
- 标品满足的是基本需求,消费者在意的是性价比
- 非标品创造的是情绪价值,消费者为"喜欢"买单

内容电商的时代红利
自媒体和AI技术的发展,给非标品赛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。小红书的最新数据显示,增长最快的品类恰恰是珠宝配饰、时尚穿搭这些非标品。
这类产品有个共同特点:可以通过内容赋予额外价值。比如:
- 成本50元的水晶,加上"故宫文创"的故事,价格能翻几倍
- 普通的卡片,联名热门IP后,家长抢着给孩子买
- 衣服本身不值钱,但主播穿得好看就能引发购买欲
实战策略:如何玩转非标品
想在非标品赛道突围,关键是做好这三点:
1. 讲故事能力
同样的产品,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结,价值就能完全不同
2. 视觉呈现
非标品极度依赖审美表达,照片、视频的质感直接影响转化
3. 社群运营
通过内容建立认同感,让粉丝不仅买产品,更买一种生活方式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赛道非常适合个体创业者。不需要重资金投入,也不需要特别强的供应链,主要靠内容能力取胜。

选择赛道凌创派的建议
如果你是:
- 资金充足、擅长供应链管理 → 可以考虑标品赛道
- 创意丰富、内容能力强 → 非标品赛道机会更大
其实很多成功的创业者都是两条腿走路:用标品引流,用非标品盈利。但核心要明白,在内容为王的时代,能讲好故事的产品永远比单纯便宜的产品更有溢价空间。